想在這邊記錄這個劇變
2019年底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
讓全球人的生活遭受了巨大的改變和體驗
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170多萬人確診和10萬多人死亡(2020/4/11)
熱鬧繁華的城市都封城變成了空城
路上擁擠的行人都只能stay at home
很多國家都鎖國禁止外國遊客進入
航空業者虧損收當其衝
原本人人稱羨的空服員卻變成聞之色變的感染源
拜科技所賜
工作或學校學習都可以採取線上作業
經濟活動變得趨緩 很多產業將面臨虧損和轉型
口罩變得比錢還重要 有錢還買不到
WHO隱匿中國武漢疫情爆發
導致各國疏於防備 錯失防疫黃金時間
好消息是
空氣品質大幅改善
海灘人潮減少使海龜蛋的孵化機會增加
窗台放娃娃希望讓路過的孩子看到開心
人與人之間多了更多的互相關懷
這會不會是能讓更多人從重視物質生活中轉而提升心靈的契機呢?
庚子年初
武漢病毒
疫情慘撲
死傷無數
封鎖進出
百姓禁足
生態危機獲得熄滅
空氣污染迎刃而解
防疫在乎
超前部署
內心幸福
心靈為主
物質為輔
新知心知
觀察者即是創造者
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2019年1月10日 星期四
[書]21世紀的21堂課
人類從農業時代到工業時代花了一百多年,從工業時代進入資訊時代也花了一百多年,從網路的興起到現今的人工智慧只花了不到50年的時間,這樣的發展已經大大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以前相隔兩地的人只能靠電話聯繫,現在卻能直接視訊面對面交談;以前只有在卡通上面才能看的到的機器人,現在已經不是天方夜譚。未來到底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誰也說不準,只有變才是不變的真理,就如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的特質。過去人總希望能找個穩定的工作,穩定做到退休,這種事情在未來已經不可能發生,人類只有被迫不斷去學新的能力才有辦法存活下來,但這能力指的不是''技術"能力,因為這樣的能力很有可能已經被AI取代了,哪輪的到人來做。那到底要學什麼才能夠順應時代的變遷?專家認為是批判性思考、溝通、合作和創意。請問有哪些學校是在教人類這些東西的?怎麼教都是一個大問題。
但是學習佛法剛好就能夠學習到這些能力,學佛次第強調聞思修,要能夠批判性思考前先要能好好聽懂老師所說的話,有次第和邏輯性的思考分析,才能夠知道要怎麼做。同時,培養能夠聽懂對方所說的能力,也是培養溝通能力的第一步阿。而合作靠的是過程中不斷的聽和說(溝通),不斷的思考,不斷的修正。說到創意,就讓我想到很熱門的design thinking,其設計精神是從人的出發點去探究人的需求,這跟佛法有什麼關係? 從上士道的發菩提心法門趣入,慈悲心就是給予快樂拔除痛苦的心,以這樣的出發心去設計能幫助別人的東西,正好與design thinking相應,想要做好design thinking,就是把菩提心學到究竟的程度,這樣就能有最好的創意做出最完美的design。所以要培養能夠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世界,學習佛法會是最好的教育方向。
訂閱:
文章 (Atom)